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

用攝影 探索 非洲 肯亞 的 野生動物

用攝影 探索 非洲 肯亞 的 野生動物: 「Safari」原意為野外狩獵,然現已成為觀賞野生動物旅行的代名詞。想要自行來到非洲各國參加野生動物探索行程價位不一,而且大部份在肯亞首都─奈洛比的飯店、民宿或旅行社都有提供這樣的服務。就讓我們跟著旅遊達人─動感小帆一起出發Safari之旅。

意料之外的旅程


2010年7月1日我再次背起行囊出走,走過亞洲、中東、歐洲及非洲,八個多月249天的旅程,而非洲為本次旅程的最後一大洲。我以逆時鐘方向玩轉一圈「烏干達、盧安達、蒲隆地、坦尚尼亞和肯亞」東非五國,雖然它們都有專屬的Safari 行程,不過一直到離開東非前的最後一站─肯亞,才因為遇上正在穿越非洲旅行的日本背包客Ryosuke,大力分享探訪Safari 的經驗時,才使我動搖前往探索的意念!


尤其想到前些日子當我從坦尚尼亞來到肯亞首都奈洛比的中途,在道路一旁看見一群野生長頸鹿家族,以日出黃金般的光線為背景正在覓食,而坐在長途巴士上的我只能目送牠們遠離的畫面。當天筆者就立即參加四天三夜─馬賽馬拉(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)及納古魯湖(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)兩個國家公園的行程。



▲草原上的非洲水牛。


 


前進馬賽馬拉國家公園


馬賽馬拉國家保育區(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),建於1961年,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禁獵區之一。保護區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,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。這無疑是肯亞最具號召力的觀光寶藏。早上八點半野生動物探索車就到各散客所入宿的飯店接人,在肯亞的動物探索車幾乎都是白色的改裝箱型車,跟一般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車頂上加裝一個活動式天窗,有遮太陽、小雨及手扶效果。


另外九人座的椅子在中間兩張椅子早被清空,以利遊客站立在中間觀看動物。從首都奈洛比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約六個小時,午候抵達後,接下來二日的帳蓬住宿,深綠色大帳篷成排,中間有個大大的草地廣場,餐廳就在入口處旁,廁所、浴室熱水都有,甚至擔心的充電問題,在這裡也都有插座可以使用,前提是晚上六點半後才供電。來到營區稍作休息品嚐道地香味四溢的肯亞咖啡與紅茶,在傍晚前的二個小時,開始首次國家公園探索野生動物行程。 



▲二月份牛羚每天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的入口處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。



▲獅群家族正在樹下休息,小獅子在一旁玩耍散步。


 


看著各式野生動物在這片草原及丘陵上自由自在生活著,當下心中有著無比的感動。小白探險車在廣闊的草原上奔馳,牛羚是第一個跟我們問候的動物,牠們成群結隊在草原上休息啃食吸引著我們的目光,接著鹿、斑馬、花豹、非洲水牛、獅群、大象及一些不知名的動物⋯⋯紛紛出場。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野性動物在眼前,心中實在難掩雀躍興奮之心。


柔和的陽光、舒適的氣溫、涼風中有著野性大地的香草味、看著各式野生動物在這片草原及丘陵上自由自在生活著,當下心中有著無比的感動。眼前所見的動物幾乎全是群居生活在一起,互相幫助,常常看著一大家子的象群在草原上帶著小象散步、斑馬互相追逐在草地上、鳥兒依附在非洲水牛身上享受美食、長頸鹿伸長脖子吃著葉兒、白犀牛頭靠草堆發呆出神⋯⋯等。種種在電影馬達加斯加所見的動物主角們,全都真實在這片野性大地生活著,那種視覺上的享受是多麼令人由內心感動到眼邊!



▲長頸鹿近到差點要用廣角鏡才能把全身拍進來。



▲非洲草原上的明星動物—斑馬。



▲家族群居的象群,草原上不時可發現牠們踪跡。


 


(過河像是在跟死神打交道的馬拉河,是怎麼回事?)


天國之渡─馬拉河


今日最主要的目的地在馬拉河觀看鱷魚及河馬等動物。水源從不間斷的馬拉河 (Mara River)雖然是危險動物─鱷魚和河馬的家園,卻也是原野上眾多野生動物的命脈。三至六月的雨季中,河水會陡然上漲,這時便會出現每年發生的野生動物大遷徙,由於暴漲的激流和鱷魚的阻擊,讓牛羚及斑馬過河直如與死神打交道,又被稱為「馬拉河之渡」或「天國之渡」。


不過,早晨七點享用自助早餐,早上整個大草原上並無看到太多動物,應該是季節的關係。司機在尋找動物時,除了靠經驗知識以外,就是透過無線電對講機來互相分享所見動物,例如人氣很高的獅子,你總會發現有近十台左右的小白車爭先恐後在牠們周圍打轉,獅子的臉上有些無奈,看得出來大部份的動物幾乎還滿習慣這些小白車,並不會太刻意的嚇走跑開,通常繼續做自己的事。有時獅子還會走到您的車邊轉轉,這時換車上乘客緊張了起來,第一件事就是急忙關起窗戶,然後近距離以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去欣賞這些野生動物之美。



▲面對動物之王,小白探險車不停穿梭在草原中只為一睹牠的風采。



▲長頸鹿群在丘陵地上享受青翠的美食。


 


馬拉河前高挑的長頸鹿也前來迎接我們的到來,並在我們小白車打轉盯著眾人,引導我們來到馬拉河畔。河面上鱷魚只見到3隻,令眾人有些失望。而馬拉河路途遙遠,在無餐廳的環境下,我們即在馬拉河畔帶飯盒野餐,卻發現一群河馬正在泡澡中,只露出耳朵小眼及鼻子,不過當遊客慢慢靠近它們時,引起河馬群騷動並站起來示威,十足份量龐大的身軀,讓遊客不敢靠的太近,且千萬要小心河面河畔是否有鱷魚出沒。



▲Dik-dik,最小的羚羊,只有30公分高,通常一對對一起生活。


 


萬鳥憩息之地─納古魯鹽水湖


納古魯湖國家公園(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)位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西北方約155 公里處,均海拔約1,000公尺,是肯亞最小的國家公園,卻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鶴(Flamingos)棲息區,湖水含有豐富的藍綠藻和矽藻,而使湖水呈現藍綠色。當紅鶴在湖中低頭覓食或舞翅飛翔時,整個湖面泛起一片醉人的紅濤,交織成壯觀的鳥海,那景象讓人終生難忘。除了紅鶴,這裡有超過450 種以上的鳥類,同時也是犀牛保護區。由於水源充足,到處綠意盎然。



▲數量龐大的鵜鶘(Pelican)佔據了湖畔。



▲鵜鶘輕拍羽翼在河面上尋找食物。


 


小白車沿著小徑來到湖邊,成千上萬的粉白色鳥類像一條彩帶飄落在湖畔,當下「數大便是美」的用詞即在腦中閃過,司機停靠在湖畔,告知我們可以下車觀看,實在令人興奮,四周七嘴八舌的鳥鳴聲就像逛菜市街一般。沿著湖畔走遇見了超大身軀的白犀牛,獨自一牛坐在草堆上發呆,完全不理會一旁的斑馬和羚羊,顯得有些孤單憂鬱。


話說白犀牛是犀牛體型中最大的一種,另外肯亞也有黑犀牛,據說兩者差別不在顏色,而是體型和嘴,黑犀牛相對白犀牛來的小,司機說:白犀牛嘴巴偏下彎,主要吃草,而黑犀牛嘴巴較上翹,所以吃樹葉。納古魯湖國家公園內的沼澤樹林水塘附近常有熱鬧的動物景象,水牛、水鳥、猴子、犀牛、水鹿和斑馬,和樂融融的氣氛,讓人畢生難忘。



▲河與湖的交匯處,這裡聚集了許多鳥兒。



▲同團的捷克旅人,忍不住想擁抱這群鵜鶘。



▲黃嘴鸛Yellow-billed Stork 棲居在河流、湖泊及灘涂地域,成對或結小群活動。


 


延伸閱讀


坦尚尼亞炸魚場的 光影寫真


中東非洲大趕集,探索 人情聚集之地


用 攝影 來場 沙發 衝浪


捕捉 台灣 在地 人文 ,記錄式 拍攝手法 分享


用 鏡頭 捍衛自然的環保鬥士-奚志農



動感小帆


在漫長旅途中,小帆發現陽光燦爛的微笑可以融化每個陌生的心靈。對他來說,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,只是一次又一次探險間的休息;攝影,則是旅途中歡笑與淚水的最佳見證。


看更多文章
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粉絲團



 


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雜誌 NO.49

加入Digiphoto Facebook粉絲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