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玉米熱狗變貴之外,還有十件更大條的事都要怪到Apple頭上!!: "
Seattle Times的專欄作家Brier Dudley預估,未來玉米熱狗的價格會由$0.99漲價到$1.50,而這都要怪目前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──Apple。
根據Brier Dudley,所有中小企業與自營業者都會開始找藉口(例如,提昇營運效率)購入iPad,而開始掉入Apple每年固定的週期升級地獄。
此外,為了要配合iPad,可能還必須去升級PC與其他周邊,最後導致每年會增加數千美金的營運成本。而根據經濟法則,最後這些增加的成本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。
於是,玉米熱狗廠商(在台灣可能是雞排或是珍珠奶茶連鎖店)每年會追加更多的成本,大家就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玉米熱狗。這整件鳥事,都是因為Apple催眠所有人都去買一台他們不見得用得著的iPad。
而玉米熱狗這等民生小事只是個開始。根據TUAW的這篇文章,Apple還在全球範圍策劃更重大的陰謀,包含:
1. 腦腫瘤
iPhone是史上最危險的手機。 Joseph Mercola博士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提出了警告,不過沒有人聽進去。
2. 聽力衰退
iPod會損傷聽力。在您把白色耳機塞到耳朵裡時,基本上就跟眼睛直視太陽沒啥兩樣。但是再一次,大家都不聽專家講的話。我說,大~家~都~不~聽~專~家~講~的~話~!!!你還是沒聽見?!算了,當我沒說。
3. 失業率上升
iPad是工作機會的殺手。這絕對是真的,因為國會議員們全都這樣說。數位下載的流行讓諸如Borders等實體商店倒閉,都是他喵的iBookstore的錯!!不過,Apple還有另一個導致美國失業率提高的黑暗計畫……
4. 中國童工問題
Apple使用童工,而他們也承認了!!數以千計的小手們,在可怕的工廠環境中組裝著iPhone與iPod。
當您下一次解開您iPhone的螢幕鎖時,請想想那些逃不出整個生產體系(直到被Apple發現為止)的十五歲童工們。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,已經沒有人再去用Foxconn的血汗工廠來生產商品。再一次,這又是Apple的錯……
5. 上癮症狀
老實說,我們根本不會在意Apple的產品是被兩足動物或是基因改造小貓所生產的。因為Apple讓我們都沉迷於iPhone。這是Apple龐大計畫的核心──製造出最吸引人的產品,讓我們禁不住地把它拿起來、檢查Twitter(或是Facebook)訊息,然後再依依不捨地放下。
Apple刻意將產品的吸引力設計成只有12~14個月,這代表當下一代的產品出現時,您將會覺得手上的iPhone只是一塊無用的磚。這一切的計畫,都只是為了讓您保持……
6. 貧窮
Apple不斷地推出新版軟體,例如Snow Leopard、Lion或是iOS 5。這代表您可以免費,或是只要花點小錢就能升級……
大錯特錯!!Apple有計劃地搞爆您手上的舊產品,並讓您去買新款。而新款通常又會出現某些基本設計缺陷,讓您不得不加買週邊。
而這整個循環,最終會導致……
7. 犯罪率上升
四年前,NY Daily News認為全國性的犯罪風潮是由iPod所引起。但是當年我們有去管這個問題嗎?根本沒有!
四年後,Apple搞出了比iPod還要吸引人的玩意,而犯罪率也跟著達到了史上最高峰!!
8. 氣候變遷
Apple即將開始領導著雲端計算產業的變革,不過Greenpeace在去年就指出,雲端產業導致了全球氣候變遷。
所有的資料中心都得從某個地方獲得能源,而Apple至今尚未研發出可以把現金直接變成電力的技術。這對於擅長把電力變成現金的火力發電廠來說是個好消息。不過,如果您是住在沿岸都市或是島國的居民,最好還是先幫您的iPhone買個防水保護殼吧!
對了,那位把全球氣候變遷這檔事給炒熱的傢伙,就坐在Apple董事席位的某張椅子上。
9. 全民監控
「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.(老大哥在看著你)」這句出自George Orwell著名小說「1984」的經典名句,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。
當您在浴室裡歡樂地玩著Angry Birds的同時,Apple在Cupertino地下深處的秘密碉堡,用10,000台Cinema Displays來監控您的一舉一動。
當然,Apple說他們沒有利用您的資料做任何事,而且他們已經把那個「bug」給修復了。不過這也正是您期望Apple所說的話,對吧?
10. 戰爭
Apple早就開始與所有的東西宣戰。Apple對Flash的戰爭、對Google的戰爭、對Amazon的戰爭、對Samsung的戰爭、對Microsoft的戰爭、對Sony與任天堂的戰爭、對出版商的戰爭、對軟體開發商的戰爭、對使用者的戰爭、對色情內容的戰爭……
一個組織會想挑起那麼多的戰爭,我們只能合理地聯想到一個目的──世界征服。
在未來,我們會越來越常看到「Apple對〇〇〇宣戰!!」的標題。而總有一天,我們會發現「〇〇〇」其實就是「人性」。
via The Seattle Times and TUAW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