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

No.23百強之星【元太科技】跳脫電子書框架,啟動破壞式創新

No.23百強之星【元太科技】跳脫電子書框架,啟動破壞式創新: "

 



no.23百強之星:元太科技

跳脫電子書框架,啟動破壞式創新

昔日的中小尺寸TFT-LCD面板廠元太,不僅在近年的電子書閱讀器浪潮下,變成全球電子紙產業龍頭,未來元太還要跳脫閱讀器的框架,找到電子紙更多的可能。

採訪/林文玲.趙荻瑗 撰文/趙荻瑗 攝影/林衍億

2011年5月,亞馬遜宣布一項最新消息: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銷售量,首度超越實體平裝書的總合,平均每賣出100本實體平裝書,就賣出115台Kindle,電子書閱讀器成為亞馬遜最暢銷的書種!

而讓電子書閱讀器成功取代實體書的幕後推手,正是台灣造紙業龍頭永豐餘旗下,研發製造電子紙(E-Paper
Disply,EPD)的元太科技。

攤開元太的第一季財報,合併營收首次攀上新台幣百億大關、營業利益18.55億元,雙雙創下新高。元太左擁亞馬遜Kindle、右抱蘋果平板電腦iPad,正是財務表現亮眼的兩大原因。

康和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,元太受惠於電子書閱讀器的強勁需求,主要是因為去年電子書閱讀器降價至200美元、亞馬遜與競爭對手一起把市場做大,再加上成功切入中國禮品市場。

另外,元太旗下Hydis的FFS(Fringe Field
Switching,廣視角)面板技術,近年獲得蘋果採用,隨著平板電腦iPad全球熱賣,也成為元太另一隻獲利金雞母。

獨占電子紙藍海

18年前,號稱是全台第一座TFT-LCD製造廠的元太科技,當時只擁有一條小尺寸的2.5代線;18年後,元太購併韓國廠Hydis和美國廠E
Ink開花結果,成功占領產業鏈的關鍵位置,成為吃下全球電子紙市場的龍頭,包括亞馬遜書店、邦諾(Bones &
Noble)、索尼(Sony)、漢王等全球重要電子書品牌,通通都是元太的客戶。

究竟這隻面板小蝦米,如何發現藍海市場、掌握核心技術,成為電子紙大鯨魚?現在大鯨魚又準備游向哪一片新藍海,繼續推動先進者的優勢?這個故事要從14年前說起。

1997年,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(MIT Media
Lab)內,永豐餘董座何壽川與元太董事長劉思誠第一次見到電子紙技術時,便開始思考其對未來數位出版的衝擊。「電子紙對永豐餘來說,可說是一種破壞式創新,我們可以當鴕鳥,假裝不知道。然而我們選擇接受它,而且還要跳進來自己做!」劉思誠說道。

電子紙的夢想,就這樣深埋在劉思誠的心中。直到2005年,飛利浦(Philips)改變全球營運方向,元太抓住機會,買下飛利浦的電子紙顯示器事業部門。後來元太確定電子紙市場會高速成長,也知道自己的產能很快會用完,因此向外收購韓國面板廠Hydis,取得了FFS廣視角面板技術。

2009年,金融海嘯席捲全球,元太趁機購併美國電子紙墨水大廠E
Ink,在競爭者尚未發現藍海時,搶先取得電子墨水的關鍵技術,成為電子紙產業的領導廠商。

「我常常拿元太跟英特爾(Intel)比較,英特爾不僅擁有CPU技術,也自己生產CPU,沒有英特爾,就沒有PC產業,」劉思誠表示。元太學習英特爾掌握PC產業的模式,包括電子紙的基礎專利、技術、製造方法、材料等,都在元太的手中,而這也是元太獨占90%市場,長期稱霸電子紙藍海的致勝關鍵。

等比級數成長,不怕iPad

根據工銀投顧一份報告指出,元太在上游材料端市占率約為九成,下游電子紙模組端市占率約八成,顯示元太在電子紙產業處於獨占位置。即使未來友達的Sipix、高通(Qualcomm)的Mirasol加入戰局,但目前良率比不上E
Ink,因此元太降價空間有限,仍能維持30%的毛利率。「我不認為未來兩、三年以內,元太會出現真正的競爭對手,」劉思誠說。

 至於席捲全球的iPad,是否對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衝擊,間接成為元太的潛在競爭者?「電子書沒有受到影響,反而更受歡迎!iPad證明消費者喜歡這種formfactor(規格),」劉思誠表示,有越來越多iPad使用者發現,在iPad閱讀文字不舒適。根據研究調查,有40%的iPad使用者同時擁有電子書閱讀器,甚至有20%的玩家準備購買電子書閱讀器。

他以「計算機」舉例,單一功能裝置(電子書閱讀器),不會被多功能裝置(平板電腦)取代。像是計算機隨開即用、耗電量低、價格便宜,即使發明至今超過80年,都沒有被電腦或手機等多功能裝置替代,目前全球有超過17億台的計算機。

而電子書閱讀器與計算機,正有異曲同工之妙。「Kindle現在只要149美元,未來很有可能低於100美元,到時候就會變成一種必需品,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,」劉思誠笑著說。

他提到,電子書閱讀器每年以三倍的「等比級數」成長,去年出貨量約1000萬台,是前年300萬台的三倍。依照這樣的成長速度來看,2011年出貨量可望挑戰3000萬大關。

元太的電子紙稱霸電子書閱讀器市場,現在要從個人娛樂領域,跨足到商用、教育等專業領域。

跳脫閱讀器,創造更多可能

今年5月的SID(美國國際資訊顯示學會)展上,元太與全球印表機龍頭愛普生(Epson)宣布,合作開發300dpi高解析度的電子紙,「解析度做到300dpi,代表在電子紙上看到的,就跟印表機印出來一樣漂亮!」劉思誠表示。

高解析度的電子紙,不僅能取代辦公室的印刷用紙,甚至還有翻轉產業遊戲規則的可能。像是亞馬遜、邦諾等成功的電子書品牌,都是內容的集散者。台灣科技業者到現在都還沒有成功,是因為沒有充足的內容,「但是當電子紙變成辦公室用品,直接透過使用者產生內容,就不需要靠出版業,做筆電、印表機的科技業者,都有可能進入市場,」劉思誠說。
  

此外,電子紙正準備跳脫電子書閱讀器的框架,與各行各業碰撞出無限可能。「任何smart
surface,只要有機會充電,都可以拿來顯示資料,」劉思誠一邊說一邊從皮包裡掏出一張信用卡,秀出可顯示一次性密碼的電子標籤,這就是元太新成立的視福事業群,為電子紙應用創造出的新機會。

「如果元太的電子紙,找到閱讀器以外的新應用,那會是下一波的成長動力,」康和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建議,許多傳統產業都可能有電子紙需求,只是它們跟技術不熟,建議元太多跟其他產業接觸。

昔日的中小尺寸TFT-LCD面板廠元太,在競爭對手還沒察覺前,搶先發現數位閱讀的商機,成為全球電子紙產業龍頭,未來還要找到尚未滿足的需要,開創另一片藍海。劉思誠期許:「電子紙不只是取代紙張,還要做到Plus,做到印刷紙做不到的新應用!」0


2011年5月,亞馬遜宣布一項最新消息: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銷售量,首度超越實體平裝書的總合,平均每賣出100本實體平裝書,就賣出115台Kindle,電子書閱讀器成為亞馬遜最暢銷的書種!


而讓電子書閱讀器成功取代實體書的幕後推手,正是台灣造紙業龍頭永豐餘旗下,研發製造電子紙(E-Paper
Disply,EPD)的元太科技。


攤開元太的第一季財報,合併營收首次攀上新台幣百億大關、營業利益18.55億元,雙雙創下新高。元太左擁亞馬遜Kindle、右抱蘋果平板電腦iPad,正是財務表現亮眼的兩大原因。


康和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,元太受惠於電子書閱讀器的強勁需求,主要是因為去年電子書閱讀器降價至200美元、亞馬遜與競爭對手一起把市場做大,再加上成功切入中國禮品市場。


另外,元太旗下Hydis的FFS(Fringe Field
Switching,廣視角)面板技術,近年獲得蘋果採用,隨著平板電腦iPad全球熱賣,也成為元太另一隻獲利金雞母。


獨占電子紙藍海


18年前,號稱是全台第一座TFT-LCD製造廠的元太科技,當時只擁有一條小尺寸的2.5代線;18年後,元太購併韓國廠Hydis和美國廠E
Ink開花結果,成功占領產業鏈的關鍵位置,成為吃下全球電子紙市場的龍頭,包括亞馬遜書店、邦諾(Bones &
Noble)、索尼(Sony)、漢王等全球重要電子書品牌,通通都是元太的客戶。


究竟這隻面板小蝦米,如何發現藍海市場、掌握核心技術,成為電子紙大鯨魚?現在大鯨魚又準備游向哪一片新藍海,繼續推動先進者的優勢?這個故事要從14年前說起。


1997年,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(MIT Media
Lab)內,永豐餘董座何壽川與元太董事長劉思誠第一次見到電子紙技術時,便開始思考其對未來數位出版的衝擊。「電子紙對永豐餘來說,可說是一種破壞式創新,我們可以當鴕鳥,假裝不知道。然而我們選擇接受它,而且還要跳進來自己做!」劉思誠說道。


電子紙的夢想,就這樣深埋在劉思誠的心中。直到2005年,飛利浦(Philips)改變全球營運方向,元太抓住機會,買下飛利浦的電子紙顯示器事業部門。後來元太確定電子紙市場會高速成長,也知道自己的產能很快會用完,因此向外收購韓國面板廠Hydis,取得了FFS廣視角面板技術。


2009年,金融海嘯席捲全球,元太趁機購併美國電子紙墨水大廠E
Ink,在競爭者尚未發現藍海時,搶先取得電子墨水的關鍵技術,成為電子紙產業的領導廠商。


「我常常拿元太跟英特爾(Intel)比較,英特爾不僅擁有CPU技術,也自己生產CPU,沒有英特爾,就沒有PC產業,」劉思誠表示。元太學習英特爾掌握PC產業的模式,包括電子紙的基礎專利、技術、製造方法、材料等,都在元太的手中,而這也是元太獨占90%市場,長期稱霸電子紙藍海的致勝關鍵。


等比級數成長,不怕iPad


根據工銀投顧一份報告指出,元太在上游材料端市占率約為九成,下游電子紙模組端市占率約八成,顯示元太在電子紙產業處於獨占位置。即使未來友達的Sipix、高通(Qualcomm)的Mirasol加入戰局,但目前良率比不上E
Ink,因此元太降價空間有限,仍能維持30%的毛利率。「我不認為未來兩、三年以內,元太會出現真正的競爭對手,」劉思誠說。


 至於席捲全球的iPad,是否對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衝擊,間接成為元太的潛在競爭者?「電子書沒有受到影響,反而更受歡迎!iPad證明消費者喜歡這種formfactor(規格),」劉思誠表示,有越來越多iPad使用者發現,在iPad閱讀文字不舒適。根據研究調查,有40%的iPad使用者同時擁有電子書閱讀器,甚至有20%的玩家準備購買電子書閱讀器。


他以「計算機」舉例,單一功能裝置(電子書閱讀器),不會被多功能裝置(平板電腦)取代。像是計算機隨開即用、耗電量低、價格便宜,即使發明至今超過80年,都沒有被電腦或手機等多功能裝置替代,目前全球有超過17億台的計算機。


而電子書閱讀器與計算機,正有異曲同工之妙。「Kindle現在只要149美元,未來很有可能低於100美元,到時候就會變成一種必需品,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,」劉思誠笑著說。


他提到,電子書閱讀器每年以三倍的「等比級數」成長,去年出貨量約1000萬台,是前年300萬台的三倍。依照這樣的成長速度來看,2011年出貨量可望挑戰3000萬大關。


元太的電子紙稱霸電子書閱讀器市場,現在要從個人娛樂領域,跨足到商用、教育等專業領域。


跳脫閱讀器,創造更多可能


今年5月的SID(美國國際資訊顯示學會)展上,元太與全球印表機龍頭愛普生(Epson)宣布,合作開發300dpi高解析度的電子紙,「解析度做到300dpi,代表在電子紙上看到的,就跟印表機印出來一樣漂亮!」劉思誠表示。


高解析度的電子紙,不僅能取代辦公室的印刷用紙,甚至還有翻轉產業遊戲規則的可能。像是亞馬遜、邦諾等成功的電子書品牌,都是內容的集散者。台灣科技業者到現在都還沒有成功,是因為沒有充足的內容,「但是當電子紙變成辦公室用品,直接透過使用者產生內容,就不需要靠出版業,做筆電、印表機的科技業者,都有可能進入市場,」劉思誠說。
  


此外,電子紙正準備跳脫電子書閱讀器的框架,與各行各業碰撞出無限可能。「任何smart
surface,只要有機會充電,都可以拿來顯示資料,」劉思誠一邊說一邊從皮包裡掏出一張信用卡,秀出可顯示一次性密碼的電子標籤,這就是元太新成立的視福事業群,為電子紙應用創造出的新機會。


「如果元太的電子紙,找到閱讀器以外的新應用,那會是下一波的成長動力,」康和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建議,許多傳統產業都可能有電子紙需求,只是它們跟技術不熟,建議元太多跟其他產業接觸。


昔日的中小尺寸TFT-LCD面板廠元太,在競爭對手還沒察覺前,搶先發現數位閱讀的商機,成為全球電子紙產業龍頭,未來還要找到尚未滿足的需要,開創另一片藍海。劉思誠期許:「電子紙不只是取代紙張,還要做到Plus,做到印刷紙做不到的新應用!」 (攝影/林衍億)



 

"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