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門的工作原理
當快門速度較慢時,拍攝者在完全按下快門按鈕後,前簾會向下移動,使感光元件開始感光,接著後簾就會跟著前簾向下移動,而在感光元件被後簾遮住之後,這次快門釋放的過程就算完成了,如下圖所示。當快門速度較快時,拍攝者在完全按下快門按鈕後,前簾會向下移動,後簾也馬上跟著向下移動,甚至速度快到前簾還沒有離開感光元件,後簾就已經開始遮住感光元件了。也就是說前後簾會保持著一個固定的間隔,由上往下移動,感光元件就是透過這個間隔來感光,所以當後簾完全關閉時,快門釋放過程才算完成。
快門速度對畫面效果的影響
快門速度的高低也是拍攝者控制進光量的方法之一。它對畫面效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快門速度慢,曝光量大,畫面比較明亮;快門速度快,曝光量小,畫面比較暗沉。而快門速度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,可透過控制運動物體呈現在畫面中的樣子,來表現靜止或更具動態感的不同效果。下圖為海水擊打著岸邊的石頭。此時使用較高的快門速,就可以「凝固」海水。但同樣是在海邊拍攝海水衝擊暗礁的畫面,如果使用了較低的快門速,原本顆粒狀的水珠就變成了具有衝擊力的線條。
▲(左)快門速度:1/500s、(右)快門速度:1/13s
安全快門的計算方法
安全快門,即是理論上保證拍攝者在手持相機拍攝時,不會因為手震而影響到所拍攝圖片清晰度的最低快門速度。對於35mm相機而言,其安全快門的數值不應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,也就是安全快門=1/所使用的鏡頭焦距值。例如使用50mm的標準鏡頭,安全快門至少應為1/60s(大於1/50的最低快門速度);使用105mm鏡頭的時候,安全快門至少應為1/125s。對其他片張的相機而言,在計算安全快門時,還必須考慮到焦距轉換係數。
▲快門速度:1/15s焦距:45mm(未使用安全快門)
▲快門速度:1/125s焦距:45mm(使用安全快門)
(知道怎麼安全地使用快門後,接下來就是揭開快門跟感光度之間的小祕密囉!)
B快門的工作原理
B快門的名稱取自英語的bulb(球狀物),它起源於早期照相館攝影師開啟快門時所擠捏的橡皮球。雖然人們在數位單眼相機上很難再看到這樣的快門釋放裝置,但此曝光形式的名稱依舊被沿用至今。B快門也被稱為手控快門,是指當拍攝者按下快門按鈕時,快門打開並開始曝光,直至鬆開快門按鈕後,快門關閉才會停止曝光。所以說,B快門是由快門按鈕被按下之後的時間長短來決定每一次的曝光時間,這樣讓拍攝者可以自由控制曝光時間。至於在使用B快門進行長時間曝光時,拍攝者最好利用帶有快門鎖定功能的快門線或遙控器,以免在曝光過程中需要手動一直按著快門按鈕。
▲按下快門→快門打開
▲鬆開快門→快門關閉
ISO感光度與快門速度的關係
在底片時代,感光度又被稱為感光速度,那時候的感光度是由所使用的底片決定且不可隨意變動的。但在數位相機中,感光度是可自由調整的。所以當拍攝者使用較高的ISO值時,畫面的亮度也會增強。如要保證呈現出相同的畫面亮度,相機的快門速度就會需要隨著ISO值的提高而降低。透過下面的示意圖,即可以讓拍攝者能更好地體會到ISO值與快門速度之間的關係。
如果拍攝者使用較低的感光度並且結合性較低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,那麼手持相機的穩定性也會降低,並需要借助腳架完成。反之,當拍攝者使用較高的感光度時,即使手持相機,也能捕捉到清晰影像,但畫面的品質會由於噪點的增加而受到影響。
延伸閱讀
本文同步刊載於一分鐘學會數位攝影
"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